黄茶:独一无二的“闷黄”工艺

2025-07-12 来源:teaduoduo

黄茶,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,常被视为绿茶的“近亲”。然而,黄茶的产量极少,比绿茶更为稀有。虽然黄茶的制作过程与绿茶有相似之处,但正是其独有的 “闷黄” 工艺,赋予了它与其他茶类截然不同的特质和风味。

“闷黄”是黄茶制作中最核心、最关键的工序。简单来说,它是在茶叶完成杀青(或揉捻)后,将茶叶堆积起来,利用茶叶自身的水分和温度进行缓慢的非酶性氧化和发酵。这一过程如同给茶叶进行了一场温和的“桑拿”,时间长短和温度控制都极为讲究,是制茶师经验的体现。

“闷黄”的目的主要有两个:

转化风味: 通过热闷,茶叶中的叶绿素和部分多酚类物质被破坏,苦涩的青草味逐渐褪去。同时,茶叶内的化学物质发生复杂转化,产生了黄茶特有的醇厚、甘甜口感,使得茶汤变得更为顺滑、温和。

形成色泽: 在闷黄过程中,茶叶的颜色由翠绿逐渐转变为嫩黄或金黄,这是黄茶名称的由来,也是其品质的直观体现。

这一工艺需要反复进行,直至茶叶的青气完全褪去,香气转为成熟的板栗香或甜香。正是这看似简单的“闷”的步骤,让黄茶摆脱了绿茶的清冽,拥有了内敛而高雅的茶汤。黄茶的独特魅力,完全依赖于“闷黄”工艺的精妙掌握。

除非特别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,数据采集自互联网。

©2025 京ICP备05051961号-2